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廣東建立家政扶貧對接幫扶機制,加大對貧困人員的培訓就業支持力度。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攝
廣東湛江下崗人員吳春燕經過專業培訓,在深圳做月嫂8年,供養了兩個兒子讀大學。現在,她自掏腰包學習催乳師、產后修復等課程和專業技能后,成為深圳一家高端家政企業的員工制員工,年收入10多萬元。
另一位家境貧困的二孩媽媽韋柳嬌加入家政業后,努力提升技能,現已成為公司的“王牌月嫂”之一,收入翻倍,不僅改善家庭經濟狀況,讓老家農村的“一老一小”過上縣城生活,而且還在工作中找到職業榮譽感。
近日,記者從深圳、江門、廣州等地家政行業了解到,很多來自貧困地區或貧困家庭的家政從業者,經過專業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和科學知識后,不僅獲得重新就業的機會,而且受到很多用戶家庭的歡迎。收入隨能力不斷提升,既改善自家經濟情況,又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
省人社廳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全省已為對口幫扶貧困地區勞動力提供家政服務培訓12687人次。
專家指出,“南粵家政”工程實施以來,各地積極發揮這一脫貧、扶貧抓手,在對口幫扶地區積極培訓當地有意從事家政行業者,並積極幫助他們就業,使他們實現技能進階、收入倍增,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月嫂老家買房小孩城裡上學
在深圳“媽媽來了”家政公司,記者見到一位曾經陷入貧困的學員韋柳嬌。據她介紹,她結婚、生孩子后一直沒有找到穩定工作,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貧困且窘迫,於是和老公一起前往深圳發展,老公在工廠工作,而她選擇加入家政行業做月嫂。
她工作很努力,經常在上一單工作完成后的休息時間,又回教室學習育嬰、產后修復等新知識。隨著專業能力的補齊和提升,她逐漸找到自信,曾先后獲得勞動楷模、科學育兒達人、年度十佳王牌月嫂等稱號。
“我家老人、小孩都搬到老家縣城裡生活,我們在縣裡買了房供著。”韋柳嬌自豪地說,她從事月嫂四年,已經做到公司的T7級,年收入超10萬元。現在兩個女兒都在縣城裡的學校上學。
“在有員工制的家政公司工作很安心,因為若是在雇主家有什麼事,或遇到什麼問題,都有公司的人幫忙解決。”月嫂吳春燕開心地說,以前她也做私單,但工作經常排不滿,還不時受到不公平對待。
記者從廣州、深圳等部分正規家政公司獲悉,他們公司員工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貧困家庭或貧困地區。為了穩定員工,公司內部一般成立有“助學基金”“幫扶基金”,若哪位員工家庭需要幫助,經申請、審核通過后,公司會為員工提供資助。
記者從深圳家政行業協會的一份調查看到,家政從業者大多來自廣西、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其中來自廣西的比例佔25%,兩湖地區的佔比為30%。而初中和初中以上學歷者佔比高達70%。收入方面,高級別的月嫂最高月薪近2萬元,平均水平約1.3萬—1.5萬元。普通家務的家政者月收入也有7000—8000元。
家政企業社區邦、媽媽來人、惠佳豐、51家庭管家等企業均表示,為幫助更多貧困者,他們將借助“南粵家政”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加強和各地貧困區域勞務對接,用好政府提供的資源,為廣東培養出更多優質母嬰人才,同時也讓貧困者通過“雙手改變命運”。
建家政人員輸出和培訓基地
隨著“南粵家政”工程深入開展,包括深圳、廣州、江門等地均將該工程導入精准脫貧、扶貧協作戰略,一批批來自貧困地區和農村的貧困人群進入都市家庭,有效地助推精准就業,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其中,廣州吸納對口扶貧地區人員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來穗從事家政服務工作,2018年以來共組織對口扶貧地區貧困勞動力參加家政相關培訓5559人次。
同時組織家政企業赴對口幫扶地區開展現場招聘會,今年以來共向貴州黔南、畢節市推送了廣州多家家政服務業的1000多個就業崗位信息。
深圳將“南粵家政”導入省際省內勞務扶貧協作,擬在對口幫扶地區建立家政服務人員培訓輸出基地,聯合當地開展訂單式培訓,培訓合格后可來深就業。
據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南粵家政”工程已面向老區蘇區、民族地區擴大技工院校招生規模,建立家政扶貧輸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到目前為止,全省已為對口幫扶貧困地區勞動力提供家政服務培訓12687人次。”
省人社廳還組織專業師資送教上門,聯合廣西舉辦“南粵家政”母嬰護理員(壯家女)培訓班。
為助力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廣東各地還深入大力實施“南粵家政”就業創業行動計劃,重點做好家政服務行業崗位信息收集發布,專場招聘活動,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家政實名制服務等工作。(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劉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