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工智能催生主动智能蓝海 家电巨头吹响“号角”谋变智慧家庭

人工智能催生主动智能蓝海 家电巨头吹响“号角”谋变智慧家庭

人工智能催生主动智能蓝海 家电巨头吹响“号角”谋变智慧家庭
日期:2016-09-09 点击:646次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admin

人工智能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人工智能”一词不仅已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近期,国家发改委携手科技部、工信部等出台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汽车、无人系统、安防等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力争在2018年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正迎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与市场“蓝海”。

  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将尽快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安防等方面应用的推广,鼓励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

  这一蓝海引得众多互联网和家电企业进入,智慧家庭成为与人工智能结合最紧密的领域。而被视为智慧家庭枢纽的电视,自然成为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点,人工智能亦被视为是一个产业变革的开始。

  有着军工色彩背景的长虹让人工智能电视的落地,成为吹响这一号角的先锋。不过显然,这仅是长虹的开始,其下更大的一盘棋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积累下,依托智能产品的加速换代,加速“变身”智慧家庭服务提供商,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巨头转型为真正基于智能制造的服务运营商。

  电视成为智慧家庭枢纽

  人工智能加速企业转型

  电视作为家庭中智能化程度最高,与用户互动最多的家电产品,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智慧家庭枢纽的终端。

  同时,电视的多渠道的结合,消除了各种渠道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零距离的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高品质服务,而人工智能电视的诞生,更让消费者与终端的交互体验更直接和舒适,促使在电视端流失的大量流量和人群重新回到电视上来。

  于是,看到这一蓝海,众多家电巨头加强了电视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布局,而互联网大佬也不惜共享资源与家电企业联合跨界,催生了一批互联网电视品牌诞生。

  这时,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让家电大佬们看到了产业新的变革趋势和利润挖掘点,国内家电企业也纷纷加入人工智能“战局”,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拐点。而随着长虹人工智能电视的推出,家电行业参与人工智能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

  除了长虹而外,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纷纷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海尔人工智能总监、机器人团队负责人李宏言表示,人工智能将会给家电领域的商业模式提供一些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考,如果人工智能对接家电设备的模式能够运作起来,后续很多商业模式就能打通。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副处长曲晓杰表示,人工智能给家电企业带来契机,而对智慧家庭领域本来就有所的涉足的加速创新的家电企业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让有着庞大制造资源储备的家电企业最先可以行动,并在智慧家庭领域享受到红利。

  不过显然,让人工智能技术和硬件产品的真正碰撞,并不仅仅是一次设备的连接或者弱智能的应用。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长虹内部人士表示,推出人工智能电视并不是长虹的噱头,而是长虹技术创新能力的展现。数据显示,仅CHiQ二代电视就拥有包括“M+双芯”智联技术等22项国家专利,并已正式通过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评测。

  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称这只是长虹全面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始。据他介绍,长虹从2012年开始进入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在传感器模组开发应用、语音识别芯片开发应用、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自主研发,并有较多的成果转化和商业运用。今年3月,长虹更是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从而为长虹旗下的智能服务业务提供支撑,也为长虹旗下的智能产品及产品运营提供大数据和服务平台保障。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被动智能转向主动智能

  成为智慧家庭的基础

  人工智能将给业界倡导的智慧家庭生活带来怎样的变革?预计这一变革何时到来?

  长虹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展华益表示:“人工智能的热潮不仅仅在中国,其在全球都成为追捧对象。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如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等。同时,人工智能的学术和企业、工业界正在紧密的结合。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Face++以天价薪资招募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剑,正是因为在工业界深度学习离真正的应用已经非常近了。”

  站在家电企业的角度,他认为:“人工智能浪潮兴起之前我们理解的智能家居有两个关健词,一个是智能,一个是物联。现在我们思考的是怎么把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有效地协同起来,而不是让其成为一个一个孤立的个体。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设备从被动智能转向主动智能。传感器可以代替人来做思考和决策,并且自动地执行。

  不过,虽然在人工智能到来之时,智慧家庭成为受益者的呼声最高。但对于目前智慧家庭的定位和界定,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似乎还并未明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陶永表示:“对智慧家庭的定义和内涵,业内似乎没有清晰的界定。我们理解智慧家庭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方便、快捷的生活。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智能家庭或者是智慧社会基本的一个目标和预期。同时智慧家庭的基础可能就是我们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智能。”

  展华益认为,智慧生活爱基,净值,资讯所包含的四大技术,感知、智能、交互和执行。感知就是感知无处不在,实现网络化的感知,实现听觉、视觉、触觉的全面感知;智能就是要达到智能管家,实现“智能环境”的大脑,有offline的分析和自学习能力,online的决策和规划能力;加入了人工智能的智慧生活将是自然语音交互,而不是以往机械的指令;执行就是扮演好各个智能家电的角色,执行其自身的智能的同时,做到整体环境的智能。

  在他来看,人工智能有三起两落,今天应该是第三个兴起,兴起于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蓬勃发展。“以前的智慧家庭、智慧生活,就我个人来看是不智慧的,是一种连接,是没有协同的物联网,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让这一情况大大改观。”

  为何大佬们执意转型

  偏爱智慧家庭服务商?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家庭也成为众大佬转型的方向,以长虹、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开始转型智慧家庭服务商。

  在今年8月31日-9月2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展示了最大规模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各种智能传感器、家居和应用的快速集成和开发能力浮出水面。华为宣布将联合Wulian等企业,发起OpenLIFE智慧家庭商业发展计划,整合平台应用内容开发商、智能硬件厂商、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商等智慧家庭端到端产业链资源,共同打造面向商业应用级的智慧家庭产业新生态。而这一庞大计划的背景,正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落地。

  而长虹也将目标锁定在了智慧家庭的服务商上。近日长虹透过人工智能电视宣布将快速变身智慧家庭服务运营商。实际,其在智慧家庭上的野心早就暴露,长虹早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全面布局。

  去年,在长虹“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长虹OTO社区生态论坛”上,长虹首次向外界披露在“三坐标”智能战略指引下,通过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一体化布局,基于独创的IPP技术实现不同品牌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和协同,创造居民-社区-社会广泛内容交互,完成中国首个完全开放协同“智慧社区下智慧家庭”服务模式的落地方案。

  同时,长虹以智慧社区为切入,将多元社区服务与管理进行整合,为社区用户提供整套智能服务解决方案,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完成从终端制造商向智慧服务商的大变革。

  长虹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设备和技术搭建起的一套智慧健康服务系统——妥妥医,整合医疗资源。投资1亿元的四川长虹点点帮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基于智慧社区战略架构下,专门从事智慧社区的O2O业务平台推广建设及智慧物业服务、小区社交和生活品直销业务的公司。成立3个月时间后就完成与天天快递、集美嘉铭物业等第三社会服务资源的合作,并获得10亿元的配套资金。

  长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的打造,吸引物业公司、家政服务、百货商超等第三方资源的加入,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这一平台上的2500万用户群体。”

  在长虹面向智慧家庭的开放平台建设的大幕拉开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催生这一庞大计划的落地。

  如今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大佬们野心的确很大,不仅要跑马圈地拿下领地,还要画圈造局,造生态。在新技术和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碰撞下,这台人工智能好戏才刚刚上演。

  (贾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