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华,四川省盐亭县富驿镇人。2000年高考,她虽以570分的高分考上四川师范大学,但由于家里穷而没有读成。
无奈之下, 叶新华南下广州打工。在广州,不到一年时间,她接连被炒鱿鱼。一个老乡说她不是打工的料,干脆回家务农算了。这话刺伤了叶新华的自尊心,她说,我就是给人当保姆,也绝不空着手回家。第二天,叶新华就真的去了一家家政公司应聘,居然成功了。
雇主姓杨,住在海珠区新港路的一个小区里,包吃包住,每月500元。雇主夫妇都是生意人,家中有个6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把杨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深得杨氏夫妇的赞赏。 但是,有一点让叶新华深感不安:杨老太太成天板着脸儿,对她的态度十分冷淡。
一天吃过早饭后,她帮杨老太背靠在床头后,就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说:“奶奶,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杨老太没吱声。叶新华就讲了起来:“从前,有一只老虎,它什么都不怕,就怕屋漏。”刚讲到这里,杨老太忽然说话了:“我知道,这是《老虎怕屋漏》的故事,你在哪里看到的?” 从那以后,每天中午,叶新华都要花两个小时给杨老太读报。
杨老太的心情从此变得开朗起来,常常跟她唠嗑。杨老太的气色也好了,叶新华就用轮车把她推到小区的公园里去晒太阳,坐在凉亭里为她读报。到了2003年春节,天气变得阴冷了起来。杨老太无法出门,叶新华就坐在家里为她读报。
这么一来,那些老人耐不住寂寞了,纷纷打电话过来询问。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老人们就感到不自在了,就向杨老太提出要借用叶新华,他们按时间给工钱。杨老太同意了,此后,叶新华每天都要抽4个小时出去给老人们读报。
提到收钱,叶新华还真不好意思,让他们随便给点。 这么过了一个多月后,要求借叶新华读报的老人越来越多,她每天读4个小时显然不够用了。杨先生提醒她说:“我想,你不应该给我们家当保姆了,干脆去给人读报算了。你想想看,这里面有多大的市场啊。” 叶新华一听茅塞顿开。
这的确是个全新的、富有前途的职业。想到此,叶新华辞别了杨先生一家,以每月200元的租金在附近的康乐村租了一间房子住宿。从此,每天早上9点多钟,她到报摊上买几份广州常见的报纸,就往小区里跑。
由于她的勤奋和热情,整个小区里的人,都对她有着很好的评价,纷纷把她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就这样,叶新华不仅把上门读报服务带入了家庭,也走进了一些企业。
2004年初,叶新华已经是日进斗金了。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