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微养老”冲击家政业

“微养老”冲击家政业

“微养老”冲击家政业
日期:2016-04-20 点击:720次 来源:深圳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作者:admin

本报讯3年前还是一名工程设计人员的秦贤,如今已“变身”为养老产业的从业者。昨天记者遇到他时,他正与一家医院的领导谈医养融合方面的工作。起步于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如今他的“主攻目标”是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周新苑社区,有他建办的“中心厨房”,每天为近200名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午餐,另外还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活动、学习等项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让老人可以享受“身边”的服务,目前正是无锡养老业中最受热捧的业态。而这个蒸蒸日上的“微养老”业态,正“挤”得家政服务业喘不过气来。

溪南新村是个老新村,原来没有完备的养老机构,可是去年以来,这里的老人足不出户,可以得到免费或低价的一日三餐、家政服务、精神关爱等多种服务。原来,滨湖区民政部门利用社居委有限的公共空间,办起了“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只有几张床位,工作人员也不多,但这种“微养老机构”很受老人们的欢迎。受社区委托操办这个“微机构”的养老服务连锁公司,还接手了锡城多家社区“微机构”。

“目前无锡的居家养老主要有4个方面,”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朱跃新介绍说,“一是打开养老机构的‘围墙’,将助餐、医疗、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送到社区去,二是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三是在街道层面广泛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四是建办中央厨房,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居家老人提供配餐服务。”

据了解,无锡市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从前年起资助补贴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每月市区老人中八类对象可免费得到价值40元的2个工时的服务,包括上门做饭、打扫居室、理发、助浴、陪同外出等项目,去年惠及2万户,今年将达到2.5万多户,市政府将拿出1300多万元为他们“买单”。

“把服务送上门,相当于把家政公司的市场份额‘挤’掉了一部分。”开在建筑路上的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说,她的公司里,本来人少业务多,忙不过来,可是去年有的老客户不再续约了,因为家里有老人可以享受便宜的“家政服务”。在梁溪区,许多老新村都依托96158服务平台,向老人提供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多达几十种。滨湖区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一中心多站点”试点,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有8700多户“三无”、“五保”等特定老人享受居家养老的“私人定制”服务,费用由区政府出,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负责人说,许多老人觉得每月的免费工时少了,主动拿钱出来要求“加时服务”,把原本约定的家政服务退了,家政人员也没办法。“不是免费就是低价,我们的优势完全没有。”一名家政服务员说。

“养老服务有跟家政服务相同的内容,但不是完全等同。”新吴区硕放街道的一名社区干部这样认为。这个街道以“微养老、优生活”为服务定位,在香楠苑、南星苑等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购物就医等有偿和低偿服务,很受欢迎,越来越多老人要求享受服务,这些社区里的一些家政人员也“转型”投入了养老行业。

一位民政干部说,养老服务的社区化、家庭化并且低价或免费,必然导致家政服务行业部分项目的“流失”,相关从业者应该变竞争为合作,建议家政行业将这些项目剥离出来,与社区养老机构“融合”,从长久看,将有利于家政行业的细化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养老行业部分人员缺口。

友情链接